欢迎光临东北新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热点时评】优化环境氛围,解决年轻干部的实际需求

(通讯员:何臻)年轻干部是单位的栋梁和未来,各级领导干部在关注年轻干部工作之余也应全方面考虑他们的发展未来,有针对性的制定培养计划;要多与年轻干部进行沟通交流,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工作想法,及时地予以正确引导。乡镇街道的工作压力大,年轻干部因为承受力有限,可能会产生一些心理负担,但在中国人传统观念里,大多数人不会把心理压力告诉别人,所以要经常主动与年轻干部进行心理疏导,可以探索建立年轻干部健康档案,引进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对年轻干部的心理进行正确的疏导,缓解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压力。

同时,要根据年轻干部的不同需求给予不同的帮助方式,如对一个人在异地工作的年轻干部,要在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帮他们排除身处异地的孤单和陌生,让他们尽快融入群体,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对工作能力强、业务素养高的年轻干部,要摈弃本位主义,多给机会,放心大胆的使用,甚至委派到更重要的岗位,参与中心工作的开展,以帮助其更快的成长。对两地分居的年轻干部,长期如此既不利于家庭和谐,也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各地可以结合实际,探索出台一些政策已解决两地分居的现状,让基层年轻干部更安心的工作。

要合理减轻工作压力。实际工作中,总会存在个别上级部门在开展工作中存在形式主义作风,有的以属地管理的名义将上级的工作层层下推,有的过度依赖考核甚至一票否决的方式督促落实,还有的搞“凑数式责任”的现象,使乡镇街道疲于应付,年轻干部的工作压力日益增长。

建议结合机构改革,进一步明确乡镇街道职能,完善乡镇街道功能,赋予乡镇街道一定的管理权限,逐步建立起权责对等、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乡镇街道工作体制,解决好条块关系不顺和责大权小、有责无权的问题,实现乡镇街道权、责、利的统一,营造权责对等的工作环境。同时,要合理适度的安排乡镇街道年轻干部的工作任务,不能层层加码,多度的将工作分配给年轻干部,要结合年轻干部的特点,给予其创新的空间,充分激发年轻干部的工作热情,发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身体是革命的资本,而且劳逸结合更能有利于工作的高效开展。在实际工作中,乡镇街道年轻干部经常是以单位为家,不管是加班还是值班,住在单位已成为一种常态。按照文件规定,只要工作满1年就可以享受带薪休假,但在实际操作中不要说带薪休假,很多时候连正常的双休日,甚至工作日的下班休息都没法保证,长时间的高负荷工作不仅对身心健康有害,而且对工作效率会带来严重影响。所以在工作中,不仅要关注年轻干部的工作状态,还要保护年轻干部的身心健康,保证干部的合法福利待遇。落实保障带薪年休假制度,是干部的合法权益,是国家法规明确的重要福利制度,不能只停留在口头,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有利于保障干部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也是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重要举措。

审核:张晓雪

编辑:林政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东北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东北新闻网 db.zjx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关注我们: